台海險局


A Dangerous Game Over Taiwan是我在圖書館隨意翻閱《紐約客》時,發現的報導,閱畢,很驚訝美國記者對台海議題,理解之深之廣,對台灣的觀察尤其貼切。

先前我不認識這位記者,Dexter Filkins,一查才知道他被譽為「這個世代最重要的戰地記者」,著有《永遠的戰爭》,除了豐富的新聞經歷,本篇報導列舉的事件到位,想必得蒐集兩到三倍的資料,採訪範圍之大,具名受訪者既有25位。

這篇筆記精簡的整理各方看法,列出的事件與具名受訪者,希望對理解報導有正面幫助,同時,如果有疏漏或錯誤,歡迎直接留言。

最後,引用報導文末Ryan Hass所言:「中國面臨戰略困境,他們不滿於現狀,渴求改變,但是大膽的行動會付出慘痛代價。你不能排除他們可能願意承受,因此,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一旦你接受戰爭無法避免,我們得開始竭盡所能的準備,接著承擔推動預防策略的風險。」

議題及各方顧慮

各國的優勢與弱勢

◾軍事優勢:大體同意美實力目前優於中。
◾工業弱勢:庫存無法因應俄烏戰爭,來不及生產,工業基礎較薄弱。
◾地理弱勢:距台較遠。美台專家同意戰爭會以數位戰與飛彈戰開始,一說,美希望台有實力可以抵禦一個半月,以待美援。

◾軍事優勢:快速現代化。
◾工業優勢:擁有世界最大的鋼鐵和造船業。
◾地理優勢:距台較近。
◾資訊弱勢:黨內高壓統治,資訊過度美化,易誤判風險,決策錯誤。
◾經濟弱勢:經濟成長趨緩,隱憂多,佔領台灣會阻礙出口這一經濟命脈,經濟風險陡增。

◾軍事弱勢:武器及基礎建設不足,紙上兵力多,有效兵力堪憂。
◾策略改變:策略延續1980年代,屆時中國軍事實力弱,美希望台改以「豪豬戰略」(名詞解釋),因應中國軍力突飛猛進。
◾地理:優勢是台灣海岸多淺礁,解放軍難以著陸,弱勢是四面環海,易被封鎖,台灣兩週內會因為沒發電進口原料,開始限電。
◾美援亦為不可控因素:美武器援助據受訪者說詞,有系統性問題,不一定能及時協助,美武力援助可能因美國民意反對,淪為空頭支票。

各國對中國武力犯台的看法

針對台灣對武力侵犯的回應,一派覺得過於保守,針對中國軍演常態化,一派憂心增加監控難度,中國可能趁軍演發起戰爭,一派認為軍演常態化是大外宣,削弱台獨與美援的決心。

一說,中計畫在建軍百年(2027年)前,武力傲視群雄時,統一台灣。

執政黨以不開第一槍、不過度驚擾民眾為前提,增加籌碼,威嚇中國,反對黨認為這是掩耳盜鈴。


面對台海險局,台灣的世代差異

年輕世代

◾未經歷戰爭,卻因持續的台海危機,對情勢升級無感。
◾相比年長世代,有中國親屬者、在中工作者少了許多,較少接觸中國。(見經濟學人報導。)
◾強烈台灣認同,不認同一中政策。


年長世代

◾成長於戒嚴時期,歷經解嚴後的經濟起飛。
◾更多與中國接觸的可能,外省第二代或在中經商。(見圖表了解投資狀況。)
◾不一定認同一中政策,但憂心台強硬的態度,會促使戰爭,破壞現狀,或影響在中的投資。


報導提及的事件

1895

台灣日治時期

維基百科

1945-1950

國共內戰

維基百科

1949-1991

台灣白色恐怖時期

維基百科

1971

台被迫退出聯合國 (以及台美關係)

文章

1954-1955

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金門)

維基百科

1958-1979

八二三砲戰(金門)

維基百科

1978-1979

台美斷交

文化部

1985

龍應台的《野火集》出版

維基百科

1986

民進黨成立

維基百科

1987

解嚴(1949-1987戒嚴)

維基百科

1988

李登輝繼任,將台推向民主,同時也強化與中的貿易關係。 (註:因天安門事件,西方不與中貿易。)

文化部

1992

九二共識

維基百科

1995

李登輝總統康乃爾大學之行

維基百科

1997

香港回歸

維基百科

2014

太陽花學運、318學運

維基百科

2015

馬習會

維基百科

2016

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中英文全文:「兩岸的兩個執政黨應該要放下歷史包袱」

新聞

2016

新華社刊文分析蔡英文單身致風格極端化 招致罵聲一片

新聞

2019

「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 習:不放棄使用武力

新聞

2019

網友封為「辣台妹」 蔡英文回應了

新聞

2019

汪洋訓示台灣媒體人事件

新聞

2019

中國旺旺領取中國補助152億 陸委會:並未違法,但會關注是否有政治力滲透

新聞

2020

【查核】解放軍宣傳片是真的假的?跟你一起破解中國的文攻武嚇

新聞

2021

蔡英文CNN專訪證實美軍在台訓練 指中國威脅日增

新聞

2021

尼加拉瓜二度與我斷交

新聞

2021

美濟礁爭議與南海局勢

新聞

2021

美軍艦通過台灣海峽 今年第9次

新聞

2021

日美澳加德5國聯合軍演 學者:封鎖中國潛艦跨越第一島鏈

新聞

2022/05/25

陸媒:洪秀柱稱新疆和諧歡樂、多元包容每個人都洋溢笑容

新聞

2022/07/14

陸向美宣稱 台海非國際水域

新聞

2022/07/25

愛國同心會張秀葉涉賄選 最高法院判3年5月定讞

新聞

2022/08/02

裴洛西訪台

維基百科

2022/08/04

裴洛西成功訪台 雷根號航母在沖繩大東島海域監控保護

新聞

2022/08/04

陸射11枚東風我戒備 日公布4枚飛越台灣上空 一圖看飛彈落在哪

新聞

2022/09/04

夏立言:兩岸沒管道溝通十分危險 遺憾訪陸掀風波

新聞

2022/09/21

拜登四度表態防衛台灣:美國「戰略模糊」趨清晰與「零成本」嚇阻北京?

新聞

2022/10/07

出重手封殺中國半導體發展,看懂美晶片禁令衝擊

新聞

2022/10/14

台灣億萬富翁曹興誠能創建出平民戰鬥部隊嗎?

新聞

2022/10/22

中共20大閉幕會議胡錦濤「被離場」 原因不明

新聞

2022/10/31

美軍購案延宕、飛彈一枚也未交貨?邱國正曝影響因素:可能明年補上來

新聞

2022/12/09

美國防授權法提供台灣百億美元軍援 眾院350:80票通過

新聞

2022/12/18

選票?國安?兵役延長政策 民進黨燙手山芋

新聞


受訪人

馬英九

前任中華民國總統

龍應台

中華民國前文化部部長

吳釗燮

中華民國外交部長

黃介正

前陸委會副主任委員

夏立言

前任中華民國外交部政務次長

曹興誠

聯華電子創辦人

沈慶京

威京總部集團主席

陳永康

前任國防部軍備局副局長

張延廷

中華民國空軍中將

林飛帆

現任民主進步黨副祕書長

黃國昌

台灣公益揭弊暨吹哨者保護協會

Lin Ma-teng

金門人

Liao Chung Lun

役畢社會新鮮人

陳子見

視網膜中央電視台

何姍蓉

視網膜中央電視台

Bonnie Glaser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前任亞洲高級顧問

Ian Easton

Project 2049 Institute研究員

David Ochmanek

蘭德公司(美國智庫之一)員工

Oriana Skylar Mastro

史丹佛大學研究員

Bilahari Kausikan

前任新加坡外交官

Dan Patt

哈德遜研究所(美國智庫之一)員工

Peter Zeihan

美國地緣政治分析師

Elbridge Colby

美國前副助理國防部長

Ryan Hass

美國前任外交官

Christopher K. Johnson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前任資深研究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散文的虛實問題

菜鳥編輯備忘錄

「純文學」及其制度